18 年 3 月 xy 生日 Party 上,我再次见到这群熟悉的人,他们是我亦师亦友的前同事,我们曾并肩作战半年多。追溯一年前,我幸运地在开智学堂谋到一份运营实习,从此开启了自我迭代之旅。

刚加入时,我迷茫、懒散;离开时,我对未来有了更多期盼和坚定,也成为了更好的自己。

成为靠谱的人

在开智工作,让我逐渐抛弃传统的学生思维,成为一个越来越靠谱的人 —— 让别人更容易、更放心把事情交给自己。最重要的是这两项能力的提升:细心程度、协作习惯。

刚来开智时,因为不够细心,闹出了不少笑话。比如,上午十点发红包。有一次组织团建活动,我想通过发红包的形式,统计前来参加活动的人数。于是,上午十点左右,公司大群里蹦出了一个红包,不仅选择了 @所有人,还顽皮地附上一句「统计人数,参加下午**活动的领个小红包呗」。发红包似乎没有问题,但是同事提醒我,发红包、统计人数等小事更适合安排在一天的头、尾或中午,不要打断自己和他人的心流。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如此差劲的工作习惯,而了解并应用心流时间这一点,让我时至今日都在享受着心流带给自己的快乐。

我印象最深的另一个细节,是去年 7 月公司半年会的一件小事。当时集团每位同事都有上台发言自我介绍。筹备组同事贴心地为每位发言同事拍了美美的照片,并将文件名改为相应人名,事后单独私发给每位同事。相比胡乱上传,让大家各自认领自己照片的做法,同事的做法真的很贴心。  类似这样的细节还有许多。比如每次对外发布公告,需要精心拿捏每个措辞,避免歧义,要检查所有链接是否有效等。尽可能把每个细节处理好,就是在积累自己的人品值,为公司的专业度加分。

我曾担心自己与开智与众不同的气质格格不入,无法融入这个集体。但好在,开智的每一位同事都很耐心和包容,和他们协作很轻松、愉快,大家专注解决问题本身,无需在协作本身浪费时间。在我入职时,同事便教我,如果需要他人协作,那就一次将事情说清楚,提供清晰的背景信息、目的、时间节点、可选方案等。良好的协作习惯,会让别人更乐意和自己协作。

开智还有一套优雅的基于 GitHub 协作机制,有明确的协作规约。想象一个文档需要 3 位同事一起修改 20 次,以传统的协作方式会发生什么?可能大家会在一个微信群里不断地扔 xxx.doc,xxx01.doc ,xxx02.doc 等。文档一多,根本分不清每个版本的区别,电脑文档堆积如山,事后也难以整理。在开智不存在这个苦恼。每个参与者可以随时加入,随时修订,随时更新给任何一个人。

七月夜谈

开智的气质使然,总能吸引来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同侪。他们有思想、热爱生活、对人生有着自己的清晰规划。在开智,我仿佛闯入了一片创造者的狂欢地,与他们一起碰撞思维,升华思想。

我参与了 Python 基础班四期运营。在 Python 课程的学员中,感受到深深的同侪动力。当时他们面对有一定难度的入学任务,不仅超额完成,挑战进阶任务,还写了非常详细的个人感悟及教程。课程中,优秀的同学总是在 issue、微信群里为其他同学热心解答,不少同学还组成了亲密的圈子,常常发起线下交流活动。期间,我组织参与了不少线下活动,仅是围观优秀的人如何相互学习、探讨,就学到很多。也感概优秀的同学聚在一起,总能相互影响,摩擦出更多惊喜的火花。  除了同学,更多时候是直接向同事学习,工作中无数次提醒,便是他们给予我的温柔。偶尔幸运的话,还能得到阳老师亲自指点。

还是半年会晚上,阳老师来我们这桌一起吃烤串。然后就开始了传说中的「布道」。阳老师逐一给饭桌上的小伙伴提建议,对我这个实习生也毫不例外。虽然平时与阳老师接触不多,但他却也记得我,对我的分析针针见血。他分析了我的优缺点、思维方式、行为特点,对我的职业生涯提出很多建议,还提供一些资源。阳老师并没有把我当实习生,他很真诚帮助每一个后辈。

加速度工具箱

坦言之,来开智之前,我对开智了解不多,不熟悉开智的模因、不了解开智的工作范儿,甚至没有接触过阳志平老师的《工作谈》、开智正典等。

实习半年,除了收获更好的工作习惯、认识更多优秀同侪,我还掌握不少受益一生的通识技能,它们是我的「加速度工具箱」。这些技能具有极强的积累效应、复利效应,就像加速度一样。加速度越大,让我在同等时间跑得越快、越远。

工具箱里第一个法宝是各种 app 、应用。这些应用包括 GitHub 、Workflowy 、Markdown 、Worktile 、Zotero 、Zoom 等,大部分工具我都沿用至今。

比如 GitHub 。从开智实习结束后,我在 GitHub 上创建了个人私有库,更新每周时间规划,沉淀文档,至今持续了 28 周,GitHub 让我更加自律,更善于自我管理。  还有 Zotero 。阳老师在公司内部做过关于知识管理的分享,让我学会如何使用 Zotero 工具批量下载、管理文献,这一点对我如今研究生生涯帮助不少。

用 Workflowy 树型结构组织信息很强大。我现在常用它来梳理知识点、上课笔记、各类清单等。

工具箱里第二个法宝是更强的读写能力。开智同事整体读写能力都很强,他们也常常鼓励我,读更多好书,写出更多作品。

实习快结束前和一位同事吃饭,他建议我读研期间读完开智正典,可以直接从最难的《哥德尔、艾舍尔、巴赫》开始。说完第二天就把那本大部头送给我,我是两只手把它抱回家的。书中到处是难懂的术语,我至今仍一知半解,但是我越来越不畏惧读难书。

写作能力的提升,则得益于一次次写各种文档、公告。在开智实习,需要写各种文档,努力通过文字把事情说清楚。有了这样的积累,我才敢在 18 年伊始挑战每周输出一篇文章。转眼已坚持了 3 个月,竟发现写作很容易让我产生心流,我很享受创作的状态。  如今,回顾这段旅程,愈加发现它的珍贵。如同美酒,历久弥香。很庆幸在我年轻的时候,就明白些道理,遇见些有趣的事。很感念当我踌躇在人生的分路口时,竟如此幸运,和一群有趣的灵魂不期相遇。

公众号:麦穗时间(myselftimes)

读书这件小事儿,希望你和我一起坚持❤️Deep Reading, Deep Thinking!

愿化作火炭上一滴麦芽糖,在翻腾不休的时间里,“滋滋”地响